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

来源:    日期:2023-9-26    浏览次数11301

 

 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

 

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数学特级教师林俊老师从教20余年,充分认识到研读教材应该是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政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

一、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

整体研读抓住联系。整体研读主要是指钻研单元教材。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的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个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线索,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便可以依据单元内容的结构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从整体上认真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能使我们理清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和纵向联系正确的确定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课时分析,突出重点。从数学发展史来看。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存在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由数字表示数发展到字母表示数从研究数的计算发展到研究运算定律,也都是变。这些质变在教材中就是重点,所以数学知识中的飞跃,学生认识上的转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同时,教材的重点也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分析教材时,必须明确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必须突出重点,以保证学生正确理解。对于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可设计多种策略,做到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部分一笔带过

二、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情境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使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建构知识

我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媒体化静为动,二是设置障碍,化静为动三是延时介入化静为动效果非常不错

三、联系实际,活用教材资源。

教育家叶圣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活用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教材进行加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各个学校教学设施不同,学生学习条件不同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差异接受事物能力的差异。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全部照搬教材而要根据本地的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教学资源,改造现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四、合理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教材虽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的处理,大胆的改造从而加大探索力度,提高思维难度,增加教学密度,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课时内重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写内容的编排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特点,有时可能是高估了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尝试对教材做手术,进行重新洗牌,以利于教学

单元调整。如教学小数乘法”,揭示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后,直接跳至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而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算法。这样重组教材,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原来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时给学生留下的小数点对齐的错觉,克服了小数加减法带来的负迁移

单元间整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三种应用题在意义上及理上都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合二为一,实现单元之间的内容整合

五、适度开发创新教材资源。

由于地域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学生背景的不同,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因此,在使用教材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用实,而且要用活,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显现思维的层次性,教材题材内容的时代性、活动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用敏锐的数学眼光,及时抓住北京申奥成功不久的有利时机,把申奥成功这个刚刚发生的学生熟悉的题材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并且题材的处理也非常得当。这样将本来很枯燥的百分数应用题的题材生活化,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总之,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发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的使用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度束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活用教材,创新教材灵活创意的使用教材,实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只有真正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